十月的宜春大地,处处是一片丰收景象。在高安市祥符镇南山村,高标准改造后的农田阡陌纵横,基地大棚内的蔬菜青翠欲滴。远处青山葱茏,村内白墙碧瓦。
产业发展、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小康,昔日的省定贫困村成为省级文明村。村民的幸福洋溢在脸上:“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南山村的华丽转身,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缩影。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1077.98亿元上升到2021年的3191.28亿元,年均增长8.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1.5%,持续保持全省第一方阵;城、乡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由2012年的1.89万元、0.8万元提高到2021年的3.99万元、1.99万元,分别增长106.3%、148.8%,年平均增速分别达到8.5%、9.7%……
脱贫攻坚取得全胜,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民生福祉持续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宜春人民世世代代的小康梦得以全面实现。
尽锐出战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由于历史、自然等原因,我市贫困人口数量、贫困发生率居全省第二,是全省脱贫攻坚的重要区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首先必须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十年来,我市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任务、最大政治责任、第一民生工程,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和毅力强力推进。
市委、市政府坚决扛起历史使命。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每季度听取脱贫攻坚情况汇报,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出台《宜春市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细则》《威廉希尔_威廉博彩app-【中文*官网】:坚决打赢脱贫攻坚“翻身仗”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建立市领导联县包乡抓村、部门帮村、干部联户、社会齐参与的工作机制,构建分工明确、责任清晰、合力攻坚的战斗体系。
各级领导靠前指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逢会必讲、调研必问、督导必查;所有市领导挂县联村,蹲点督导,主要精力聚焦脱贫攻坚;55名新任副县级干部担任55个深度贫困村扶贫特派员,明确深度贫困村不摘帽不转正、不撤兵。
▲ 驻村第一书记通过网络平台帮助农户销售农产品
各级部门尽锐出战。省、市、县1257个单位开展定点帮扶, 7394名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常年驻扎脱贫攻坚一线,推进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
社会各界鼎力支持。290余家民营企业(商会)投入帮扶资金1.51亿元,实施帮扶项目683个,带动贫困人口3.44万人增收;2834名创业带头人全身心投入,形成“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十年来,我市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科学分类、精准施策,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全面打响十大脱贫攻坚战。
聚焦“四项保障”紧扣脱贫任务不放松。严格落实学校校长和乡镇属地管理“双负责制”,确保所有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所有适龄子女不辍学;实行“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确保所有贫困患者住院自付比例控制在10%左右;投入财政资金改造危房,确保所有贫困群众住上了放心房;筹集资金建设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确保所有贫困群众喝上了放心水。
▲丰城市荷湖乡杜家村扶贫产业基地种植平卧菊三七种苗,助力乡村振兴
聚焦“四项动能”紧盯脱贫质量不放松。大力发展扶贫产业,5.72万户贫困户获得产业发展扶持,带动贫困户户年均增收1264元;实行“搭建六类新平台、完善一套保障机制”的就业扶贫模式,7.68万有劳动力的贫困人口稳定就业;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2972户10583名贫困群众搬出大山,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强化村级组织建设,村级集体经济空壳现象全面消除。
聚焦“四项重点”紧抓脱贫基础不放松。向深度贫困村派遣特派员,将政策、资金、项目、力量等集中倾斜,坚决啃下了这个“硬骨头”;围绕“七改三网”,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8.98亿元用于村庄整治;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特殊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力保障;建立健全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提升机制,购买防返贫保险,惠及30.01万人。
心贴心结穷亲、点对点拔穷根,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百姓的幸福指数;精准施策、统筹推进,脱贫攻坚战取得全胜,脱贫摘帽实现“一个不少”。
去年1月5日,市政府在南昌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我市14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6.48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年人均纯收入达13105.3元。困扰宜春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市提前谋划,牢牢把握过渡期目标任务。今年,全市396个驻村工作队、1305名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继续奋战在广袤的乡村大地。“我们将继续承担起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驻村第一书记彭光熙说。
环境整治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小康全面不全面,环境质量很关键。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深入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完善农村基础设施,补齐城市功能短板,扎实开展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夜幕降临,袁州区彬江镇英山村村口广场就热闹起来,妇女们跳起了欢快的广场舞,老人、孩子在健身器材上愉快地运动、玩耍,笑容洋溢在脸上、幸福荡漾在心底。同样的场景,出现在广大农村的一个个村落,成为美丽家园的一道道亮丽风景。
▲ 美丽乡村——铜鼓县大塅镇双红村
羊肠小道变成康庄大道,破旧土坯房变成亮堂的新楼房,硬化路通户了,自来水到家了,路灯亮起来了,垃圾开始分类了。平坦宽阔的通村道路、红绿相间的景观苗木、干净整洁的农家院落、清澈见底的沟渠水塘……一幅幅美丽乡村的新景象扑面而来。
十年来,我市狠抓生态治理,大力实施乡村环境整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先后组织开展镇村联动建设、特色小镇创建、美丽乡镇建设,一大批乡镇道路交通、便民威廉希尔_威廉博彩app-【中文*官网】、文化体育、养老等项目相继建成,培育创建了14个全国重点镇、2个国家特色小镇、15个省级百强中心镇、8个省级特色小镇,形成了分层分类、梯度培育、特色发展的乡镇发展格局。
十年来,我市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品质不断提升。
马路宽了,四通八达的路网构成了城市的血脉和骨架,勾勒出全新的城市版图;环境美了,公园、游园、绿地越来越多,城市景观多姿多彩;功能强了,文体、教育、医疗、养老、公共厕所等基本公共威廉希尔_威廉博彩app-【中文*官网】设施不断完善,海绵城市建设超额完成任务;住房条件改善了,完成棚户区改造23.7万套,60多万群众“出棚进楼”,开工改造老旧小区535个,市民逐步从“有居”转变为“优居”……
▲ 袁州区东湖运动游园
宜春中心城区面积从60平方公里扩大到89.4平方公里,城市道路路网密度达到8.11公里/平方公里。新改扩建中小学校幼儿园91所、医院9所、农贸市场30个、公共厕所139个;建成15座山体公园(游园)、1个湿地公园;建设智慧体育公园和体育运动游园等7处,建成足球场18个。
十年来,我市持续打响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全市空气、水环境质量连创有规范检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2020年首次达到、2021年连续保持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去年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6.7%;国考、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县级及以上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以及重点断面劣V类水体消除率连续四年保持100%,稳居全省第一。
全市成功创建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1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4个、国家级生态乡镇42个,“国字号”示范创建成果居全省第一。
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一个美丽宜居的生态家园展现在世人眼前,人民群众小康生活的成色更足。
保障提升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小康是否能持续,民生保障很重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大力推动教育、医疗、就业、保险等事业发展,聚焦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持续发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岗位、托幼园位、上学座位、医疗床位、养老点位、停车车位、如厕厕位等民生实事,让人民群众的小康生活更加充实、更可持续、更有保障。
就业是最基本的小康需求。十年来,我市就业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就业人数由2012年的97.5万人增加到2021年的134.6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稳定在100万人以上,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
▲ 改造后的袁州区三阳镇天井小学
教育是长远的小康保障。十年来,我市持续实施农村学校薄弱环节能力提升和城区大班额化解工程,全市新改扩建城区学校300余所、改造农村学校5000余校(次),增加学位30余万个。“入园难、入园贵”“城市挤、农村弱”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义务教育阶段超大班额全面消除。
持续小康,离不开社会保障。十年来,我市社会保障网不断织密扎牢,全市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371.31万人、28.42万人、56.06万人,分别比2012年增加300万人、3万人、17.72万人。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从1180元提高到2157.35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从55元增加到148元,失业保险待遇由470元提高到1557元,工伤保险伤残津贴由799.18元提高到2466.72元。
▲ 中秋节奉新县结对帮扶干部走访城镇解困脱困对象
防止返贫,社会救助必不可少。十年来,我市社会救助的力度不断加大,覆盖范围不断拓展。2021年,全市困难群众社会救助资金支出11.84亿元,比2013年增加4.18亿元,增长54.57%。城镇低保标准由2013年每人每月400元提高到2022年每人每月825元,年均增长10.6%;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20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600元,年均增长20%。
(付娇 记者 熊妍华 熊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