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希尔_威廉博彩app-【中文*官网】

图片

首页 / 专题报道 / 归档专题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非凡十年 |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宜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时间: 2022-10-25 00:10 来源: 宜春发布 访问量:
字号:

十年来,我市教育事业实现了从“有学上”向“上好学”的供给之变,实现了从“教好书”向“育好人”的质量之变,实现了从“相对协调”向“全面协调”的格局之变,实现了从“基本支撑”向“高质量支撑”的队伍之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升级提质,逐步形成了“结构完整、资源改善、内涵提升、队伍优化、威廉希尔_威廉博彩app-【中文*官网】增强”的发展新格局。

实现“有学上”向“上好学”的供给之变

十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教育,推进教育项目优先规划、教育投入优先保障、教育资源优先配置。据介绍,全市教育经费总量从2012年的67.52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152.8亿元,增长126.3%,教育保障水平大幅提升。

教育的大投入带来的是教育大发展。持续在全市域实施农村学校薄弱环节能力提升和城区大班额化解工程,在中心城区实施推进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和教育补短板项目建设。

十年来,全市累计投入资金超150亿元,新建改扩建城区学校300余所,改造农村学校5000余校(次),增加学位30余万个,“入园难、入园贵”“城市挤、农村弱”等问题有效缓解,义务教育阶段超大班额全面消除,起始年级大班额问题得到根本改善。宜春学院、宜春职院和宜春幼专在中心城区规划、建设新校区,办学空间进一步拓展。

实现“教好书”向“育好人”的质量之变

十年来,我市教育坚持统筹城乡、区域、校际一体化发展。在全市推行“强校带弱校”“名校带新校”“城校带村校”等联合办学模式,实行管理互通、教师互派、资源共享、活动同步。目前,仅中心城区就有20余所学校参与联合办学,带动一批薄弱校和新学校迈上快速发展轨道,“择校热”明显降温。坚持用信息化赋能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专网覆盖每一所学校、高质量班班通覆盖每一个班级、“专递课堂”覆盖每一个教学点。全面推进教育脱贫攻坚,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17万余人次,城乡、区域同享优质教育资源逐步成为现实。

十年来,我市教育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坚持把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守正创新办好思政教育。据介绍,已连续举办十一届全市“琴棋书画好少年”评选活动、七届全市学校体育艺术节、两届“郑谷草堂诗词夏令营”;连续组织开展垃圾分类和减量教育、体育美育晒课表、劳动教育实践等活动,持续推进中小学生阳光心理工程建设,积极开展“戏曲进校园”“围棋进校园”工作。“五育并举”落实体系更加丰富。先后有196所中小学幼儿园被教育部评为足球、排球、网球等特色学校,3所学校选送的德育案例入选教育部一校一案优秀典型案例,3名学生荣登中国好人榜,引领了“好人之城”风气之先

实现“相对协调”向“全面协调”的格局之变

十年来,我市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县域之间齐头并进,持之以恒补短板、抓改革、促提升,全市各级各类学校2641所,在校学生115.05万人,教育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省定目标,宜春教育迈上了新台阶。

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学前教育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比达53.40%,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90.03%,三年毛入园率达92.50%,实现乡镇(街道)公办中心园和2000人以上行政村公办园全覆盖。以公办幼儿园为主体、覆盖城乡、普惠优质的学前教育公共威廉希尔_威廉博彩app-【中文*官网】体系基本建成。

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7年,全市域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国家督导评估认定,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6.87%。坚持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中心城区创新建成“招生e网通”云平台,实现幼升小、小升初报名招生“零跑腿”“零证明”,被纳入全省政务数据共享应用案例。上高县作为全省首批试点县,将代表江西省接受国家评估认定,为推进全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宜春经验”

实施高中普及攻坚计划。深化育人模式改革,创新开设网络直播班、小语种特色班、国际班等多元成才平台,有效拓宽了学生的成才渠道。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2.68%,3所学校被评为省级普通高中特色学校。初步形成了特色多元的高中教育发展格局,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深入推进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创优。推进中职教育达标建设,实现公办中职学校县市区全覆盖,建成达标中职学校10所,职业教育办学实力明显增强。开展市级“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示范校评选,2所学校“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案例获评省优秀案例。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全市共有13所中职学校与63家企业合作,设立“订单班”“冠名班”21个,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实用技术人才

实现“基本支撑”向“高质量支撑”的队伍之变

十年来,我市始终把教师作为教育的第一资源,作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根本力量。持续抓实抓好“双培养、两发挥”党建品牌,把优秀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管理骨干;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高质量党建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常态化开展师德主题教育,讲好宜春师德故事,涌现了全国道德模范支月英、全国模范教师卢青萍、感动中国人物王茂华等一大批先进典型,争做“四有”好老师的职业追求在宜春蔚然成风。

持续优化教师管理。深入实施定向培养乡村教师、“特岗计划”“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拓宽教师补充渠道,十年来共补充中小学教师2.73万人,全市现有各级各类专任教师达到7.40万人。创新教师编制管理,在全省率先出台解决基础教育师资力量不足若干办法,核增编制7548个,从源头上缓解了教师编制不足和资源不均问题

关心关爱教师成长。实施教育“三名”工程、“卓越教师”“卓越校长”工程等教师培养计划,推进全学段各学科中心教研组建设,建立全市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持续完善市、县、校三级培训体系,持续、动态落实“不低于”政策,深入实施农村教学点教师“八个一”关爱工程,有效激活了教师队伍的一池春水。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市教育将继续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宜教宜学的区域性教育发展高地,全力推动宜春教育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美好期盼,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上持续贡献宜春智慧和宜春力量。


(李越)

附件:

关联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