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钟灵毓秀、人文荟萃的赣西名城宜春,巍然矗立着一座宜春人民心中的教育圣殿——宜春市第一中学。学校在烽烟四逼的战火中淬炼精神,在风雨如晦的岁月里砥砺品格,在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勇立新功,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人才,铸就了一中不朽的杏坛传奇。1955年9月,江西省教育厅确定宜春一中为全省重点中学;1996年,宜春一中被评为江西省优秀重点中学。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江西省文明单位,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表彰;获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爱国主义读书活动先进单位、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
站在不同的时间节点,倾听历史的回音,我们会明显感受到尽管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不断发生变化,但一以贯之的,依然是一中人心中那份不变的理想和追求——为国育才,报国读书。铭记历史,才能烛照现实、洞察未来。1938年,爱国人士杨翘新先生创办江西私立袁山中学堂,这就是宜春一中的前身。其后历经80余年的变迁和发展,无论是炮火遍地的战争年代,还是飞速发展的改革开放年代,一中人始终注重爱国主义教育,以弘扬优秀文化,担当时代责任,塑造健康人格为己任,赓续教育初心,担当育人使命,为民族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贡献。作为老一中人,我们或许会回忆起桔香弥漫的果园,会想起植物园中的广柑和教学楼前的柚子树,会怀念操场中间的那棵亭亭玉立的广玉兰,会骄傲地说起江元生、梁保华、罗会邦、郭冬乐、杨秋林、邹国林、钟宜生、彭剑锋等一大批一中杰出的校友、中国著名的科学家的求学故事。如今,从一中走出了十余万校友,但无论走到哪里,无论身居何职,内心澎湃的,依然是一中人的那股坚韧、洒脱和弘毅、博大。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和抱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担当。当一中人昂首阔步迈入新时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奋斗精神,锻造了一批新时代“四有”好教师和大先生,以高品质的教师队伍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了高水平的提升!2022年,学校全面实施“翘新”教书、“翘秀”育人、“翘才”培根和“翘楚”铸魂“四大工程”,拟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培养一批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打造一批知名的学科带头人,造就若干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专家型教师,再铸就一中杏坛传奇!
秀江河畔水,袁山不老松;天地颂正气,一中久弥新。今天的学校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促进宜春中心城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市委市政府决定启动一中改扩建工程,纳入袁州古城改造整体规划,致力打造现代教育与传统书院相结合,具有浓郁书香味的省级优秀重点中学。2022年秋季学期,学校改扩建工程将全面完成。此次改扩建将让学校整体融入袁州古城风貌之中,融入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发展新期盼之中,融入宜春中心城区经济社会发展大潮之中。新建教学综合楼建筑面积近9000平方米,共有50间教室,每间教室配有空调、直饮水、一体机、护眼灯和全新课桌凳;回字形的教学综合楼相互联通,现代徽派建筑美轮美奂。夜幕低垂,教学楼散发出柔和的灯光,静静地陪护学子读书。新建学生宿舍建筑面积近9000平方米,共有140间宿舍,配有空调、恒温淋浴、洗衣机、吹风机、烘干机、直饮水和插卡固定电话,每个宿舍都实现“七位一体”。新建食堂建筑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食堂将采取公司化运作、品质化管理、精细化烹饪,质优价廉,确保食品安全,满足多样化需求。新建体育馆建筑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高标准建有室内篮球场、羽毛球场、排球场和多功能健身房。学校还新建地下停车场7000多平方米,可以同时停放200余辆汽车。
脚踏实地才能仰望星空。无论是一中的老师,还是一中的学生,都是一中人。一中人将秉承“修德育人,励学养慧”的校训,求实创新,教学相长,朝着“江西强校,中国名校”的办学目标,励志精进。